3月7日下午和3月8日上午,吉林代表团采取全体会议和分组讨论的形式,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。代表团团长巴音朝鲁,副团长景俊海、陶治国、金振吉、车秀兰参加审议。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和国务院、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。
秦和校长参加审议并发言。她建议,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,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保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稳定,同时加快建立教育与质量和就业联动机制。
吉林日报、吉林电视台、中国吉林网、新文化报、东亚经贸新闻等省内媒体对秦和校长的发言进行了报道。
两会期间,秦和校长向大会递交的《关于引导支持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建议》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。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政协网、大公报-大公网、吉林日报、吉林电视台、中国吉林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。
全国人大代表秦和:引导民办高校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型
大公网3月7日讯(记者 卢冶)全国两会正在进行,教育话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。长期在民办高等教育界别一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、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建议,要引导民办高校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型,“民办高校必须走内涵发展的路子。这一方面需要民办高校积极作为,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。”
据悉,截止2018年底,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47所、在校生约680万人,占全国普通高校数、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为28.4%、22.8%。另外,还有800所左右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。民办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支撑,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当前,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。”秦和分析,高等教育不再稀缺,民众的教育选择空间越来越大,导致了民办高校难以用提供入学机会为主要目标的外延式模式发展。此外,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也影响了公共政策和办学者、捐资者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信心以及动力。“应该说,挑战和机遇共存,民办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,加强政策引导,积极稳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。”
秦和建议,要及早谋划应对生源萎缩挑战。“民办高校主要靠学费收入维持,生源萎缩对其冲击最为直接、最为强烈。”秦和建议,要建立预警机制,对于生源确实面临重大挑战的民办高校,实行一校一策,逐一研究应对措施,避免因生源萎缩导致学校难以运转,确保高等教育秩序稳定。同时,还要及早研究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。
目前,我国已建立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,按照现行招生规模,高等教育也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。对此,秦和建议,在今后一个时期,高等教育以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为主,“从严控制新设高等学校的数量,严格调控现有高等学校招生规模,建立基于质量和就业的动态调整机制。”政府在支持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方面,进一步突出导向性、针对性、政策性和约束性,建立基于质量的支持机制。
此外,秦和建议要稳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,稳类民办高校的预期,在自定位上办出特色、办出水平;同时,大力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向高水平迈进,力争经过10—15年的努力,形成一批国内领先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民办高校,与公办“双一流”形成对照和互补,激发“双一流”建设的活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