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,是我们的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。元宵节,作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。一直以来广受人们重视,在古代更被看作“情人节”。元宵节是春节过后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,也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,这也寄托了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阖家美满、团圆的美好愿望的期待。
关于元宵节的起源,有这样的几种说法:
一、纪念平吕
汉高祖刘邦死后,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。吕后更是独揽朝政。吕氏后病死后,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。于是,共谋作乱之事,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,决定起兵讨伐诸吕,陈平取得联系,设计解除了吕禄,“诸吕之乱”终于被彻底平定。平乱之后,登基的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便把平息“诸吕之乱”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,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从此,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 庆的民间节日——“闹元宵”。
二、火把节
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,祈祷获得好收成。
三、“三元说”
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,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为下元节,合称“三元”。
四、源于佛教说
据《僧史略》载,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、降伏神魔是在东土正月十五日,为纪念佛祖神变,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。东汉明帝时,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,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,并亲自到寺院张灯,以示礼佛。
说起元宵节,就不能不谈吃元宵了。自古以来,南北方文化差异极大,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。正月十五,在北方人们吃“元宵”。而在南方,人们吃的却是“汤圆”。那么,汤圆和元宵究竟有何差异呢?
1.做法不同
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北方元宵是将馅先切好,再放江米粉筛成球形的元宵,南方的汤圆和包饺子一样,将糯米粉和成面团,再包馅,这是两种做法不同,口感也不同的食物。
2.馅料不同
汤圆的馅料花样较多,除了有传统的五仁、豆沙、花生之外,还有一些鲜花、粗粮口味的,甚至有咸口的梅干菜烧肉、香菇鲜肉味的;与之相反,元宵的口味就比较统一,以甜口为主,比较常见的是黑芝麻、豆沙、花生味的。
3.吃法不同
汤圆的吃法多是以煮为主,也有一些人喜欢炒着吃;而元宵虽然也是以煮为主要料理方式,也有一些地区的是炸着吃。而且,煮得汤圆和元宵也不太一样。汤圆出锅后,多是清汤,元宵则恰恰相反,出锅后往往是浑汤。
但是,尽管元宵和汤圆风格迥异,他们所象征的美好寓意都是一致的,每一种传统饮食,都值得我们用心品尝!
关于元宵节习俗的诗句:
吃元宵:贵客钩帘看御街,市中珍品一时来。——(南宋)姜白石《诗曰·贵客钩帘看御街》
闹花灯:袨服华妆着处逢 ,六街灯火闹儿童 。——(元)元好问《京都元夕》
舞狮子: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——(宋)辛弃疾《青玉案 元夕》
迎紫姑:不妨鸟篆留仙迹,凤辇阜动出紫宫。——(宋)张玉孃《灯夕迎紫姑神》
祭祀土地神、笙歌比赛:满街珠翠游村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。——(明)唐寅《元宵》
走百病:风俗传来走百病,夜妆夜服相宜称。——(明)王邦畿《走百病行》
正月十五,宜团圆。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灯树千光照,明月逐人来。”有家的地方,就是团圆。有爱的地方,便存在美好。在这里,我们诚挚祝愿大家阖家美满,幸福团圆!我们也坚信,严重的疫情必将会被战胜,阳光总在风雨后,美好必定会重新开始!
图片来源|何姝娆
文字来源|何姝娆
编辑|周伟英
监制|郝翎羽 贺浙袁
审核|王宇峰
指导老师|李明丽 王丹雪
|